中国第一位穿越核导弹蘑菇云的英雄,就住在大闵行!
闵行报社
置顶公众号,闵行人必备
闵行报记者 覃丛丛 实习记者 张金月 | 文并图
1964年10月16日,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。
54年后的今天,在莘庄镇敬老院绿树婆娑的休闲步道,宁静的清晨和黄昏,每天总会有两位老人相依相伴散步。满头银丝的他们,步履蹒跚但精神矍铄,不时与身边的熟人打招呼,唠家常。
殊不知,眼前看来与常人无异的施季英、叶上蓁老夫妇,竟然参与了半个多世纪前中国核试验这项“惊天动地”的事业。更让人钦佩的是,在中国首次导弹核试验中,叶上蓁还冒着核辐射的巨大风险,第一个乘坐运输机穿越蘑菇云提取了核爆炸样品。
施季英、叶上蓁夫妇
在20多年的岁月里,他们和一大批顶尖级科学家、科技人才一样,告别亲人,隐姓埋名,默默地将自己的芳华留在了戈壁荒漠。面对记者的采访,出于多年谨慎低调的职业习惯,两位古稀老人一再谦逊地表示:“还是多写写其他的战友同事吧,我们真是这个队伍中最平凡的!”
保密
家人只知道“75号信箱”
当初为何选择投身核试验?说起来,施季英、叶上蓁两人可谓是“殊途同归”。
“我那时还是大五的学生,一听说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了,大家立刻从房间跑出来,那个高兴呀……”当1964年10月16日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好消息传来,施季英和同学们兴奋异常。
作为天津大学工程物理系为数不多的女生,毕业后她强烈要求去核试验基地工作。其实,在北京、上海都有和她专业对口的研究所。
年轻时的施季英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多年后同学聚会时,还有人笑她傻:别人分配时就是嘴上表表决心,但她当真是去了,还一呆就是20多年!
而叶上蓁的择业之路,一开始远没有妻子这样“明朗”。华东师大物理系毕业之后,名义上是被分配去河南某步兵学校当教师的他,9月初到了信阳,9月底就和同一批毕业生被秘密送到了新疆。
“在茫茫的戈壁大漠中,一队身着戎装的学生娃,迈着笨拙的步伐在操场练队列,在草棚中就餐,嘹亮的歌声在荒漠上空回响……”直到今天,叶上蓁脑海里还经常浮现出这样的情景。严格的军事化管理,最终把他们训练成为了有军人气度的核试验工程师和研究人员。
但是,家人和朋友完全不知道他们工作具体地址和内容,工作的需要使他们不能向亲友透露任何工作信息。甚至像施季英和叶上蓁这样夫妇俩同在核试验基地的,工作内容也要各自“守口如瓶”。后来他们获批回老家探亲,为了保密,只能给家人讲自己在新疆“当兵”。
夫妇两人回家探亲时与家人合影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“我们的通信地址统一为‘乌鲁木齐市75号信箱’。”施季英告诉记者。实际上,基地与乌鲁木齐还有相当远的距离,当时写信再等回信一个往返需要半个月时间,特别是在执行任务时,有时长达半年不能与家人通信。
施季英记得,同时分到核试验基地的一位女生,在老家有恋人。因为做核试验长时间不能与外界联系,男友以为她已变心,就与别人结婚了,而这位女生之后也一辈子未嫁人……类似这样的故事,当时有太多太多。
艰苦
神秘马兰留下永恒回忆
虽然早已经离开了那片土地,谈起马兰基地,他们总是有着深深的眷恋。
在罗布泊西端,马兰是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。那个年代,马兰是极其神秘、对外高度保密的。
夫妇俩告诉记者,罗布泊八百里瀚海无人烟,天上无飞鸟,地上不长草,风吹石头跑。夏天地表温度可以到六七十度,一到冬天,温度就会降到零下二十几度。
资料图:罗布泊的放射性标识
“风吹到脸上很疼,每个人的脸都被吹得像哈密瓜皮。”施季英笑着说。
自然环境尚如此,衣食住行自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。 1964年执行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任务,叶上蓁和同事们在夏天就进入试验场区。那时输水管道尚未安装,吃的“甜水”全靠汽车拉,用的“苦水”就在附近的孔雀河里去取。有时候“甜水”供应不上,就只好喝“苦水”,喝得大伙儿全拉肚子。
基地生活区的条件稍好一点,但吃的东西都要从外面运进去,尤其是一整个冬天,基本全是靠咸菜、大白菜、土豆维持,吃了不到一半剩下的菜,还不是烂了就是干了。
资料图:马兰基地
“有了小孩以后,因为工作太忙,和大多数同事一样,只好把孩子送回老家,等后来接到自己身边时,两个女儿很长时间都不愿叫爸爸妈妈。”回忆起这段往事,施季英眼眶里泛起了泪光。
在核试验时,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就住在叶上蓁的隔壁帐篷。看着这许多老一辈的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,毅然来到罗布泊为国家无私奉献,条件再艰苦,也让大家很受鼓舞,坚定了干下去的决心。
资料图: 张爱萍将军向中央报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
“身在戈壁,心想世界”,闲暇时,许多人都爱用石头在沙漠上堆出这八个大字。
无悔
穿越蘑菇云的英雄群体
在敬老院里,老两口的生活简单而有规律,每天都要出去散散步,施季英还是一名太极拳“高手”。“现在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,不能给孩子们添麻烦。”他们说。
艰苦的生活条件,只是让人吃吃皮肉之苦。但对核试验基地工作的人而言,更危险的身体伤害,则来自于无处不在的,而又无影无踪的核辐射。
夫妇俩珍藏的宝贝纪念品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叶上蓁告诉记者,进行核试验最重要的测试项目之一,就是确定原子弹引爆后是否发生核爆以及核爆的当量。而最直接的方法,就是在核爆之后进行飞机取样,获得一定数量的放射性灰尘。他当时,正是取样研究组的组长。
美国试验核弹时采用的是无人机进入蘑菇云内取样,而我国当时受到国外的封锁,无人机这类设备显然无从谈起。明知极其危险,叶上蓁率领郑根松等人义无反顾,搭乘运输机穿越蘑菇云取样,取样队还曾被授予“首届全国先进科技集体”和“先进集体科技标兵”的荣誉称号。
取样英雄凯旋归来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后来,邓小平同志在总结“两弹一星”那段光辉历史时曾说:“如果中国没有原子弹、氢弹,没有发射卫星,中国就不能叫有影响的大国,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。核试验基地研究所是中国核试验基地的主力部队,而取样队则是基地研究所的一支先锋队伍!”。
两位老人在回忆往事时,还特别提到了在取样队一同工作的王腾蛟和汤美华夫妇,汤美华是队里唯一的女性,王腾蛟后来是海军医学研究所的教授。
取样队里唯一的女队员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1966年我国首次核导弹发射试验,叶上蓁和同事早早接到了飞机取样任务。这次发射试验是将核弹头和运输火箭合在一起,在世界上尚属首次,危险性可想而知。
正式发射那天,叶上蓁乘坐第一架运输机首先起飞,强烈的伽玛辐射使悬窗玻璃发出橙色的光芒,机舱内被一片红色的云雾包围。取样后第二天,其他同事都被安排去医院观察疗养,而叶上蓁又接到新任务要去北京汇报……
荣誉证书(图片由受访者提供)
虽然有各种防护措施,这次穿云取样给叶上蓁的身体造成了很大损伤,但多年后,他因病要离开这片戈壁沙漠时,还是依依不舍。
“人在上海居住,但真希望有一天,能再回去看一看我们的第二故乡马兰!”说完这话,老夫妇俩陷入了短暂的沉默。想必,这里一直是让他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吧。
老夫妇的故事被网友知晓后
大家纷纷点赞
山高水长:共和国核盾牌融入了马兰人一生奉献,新时代强军梦激励着原子城继往开来!
小草 :向两位为祖国繁荣昌盛献出青春的老人致敬!我住在莘庄,一定要去看望两位可敬的老人家。
Levi:我是莘庄人,原来我们的莘庄也有国家英雄!他们默默无闻,却是中华崛起的先行者,国防事业的基石!民族的脊梁,向他们致敬!
…… ……
在这里
小编想问小伙伴们一个问题
身处那个时代
猜你喜欢
△【大调研手记】李建江: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,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担当
(本条编辑 谢攀之 覃丛丛)